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升级奖励的补充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19:01:14  浏览:997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升级奖励的补充规定

山西省政府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升级奖励的补充规定
山西省政府



为了更好地贯彻省政府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升级奖励工作的管理,现对升级奖励的有关问题补充规定如下:
一、升级奖励的条件
升级奖励是对国家行政机关有功人员带有政治荣誉性的物质奖励,不同于一般的提高工资级别。各地、市、各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严格掌握国家和省政府规定和升级奖励条件,切实做好以功定奖。奖不虚施。者者
(一)凡获国务院各部门或省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者,奖励晋升一级工资;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者,奖励晋升二级工资。
(二)凡在国际上为我国和我省争得荣誉者,视情况分别奖励晋升一至二级工资。
(三)凡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有功或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免受巨大损失者,奖励晋升一级工资。
(四)凡省人民政府嘉奖令表彰的个人,晋升一级工资。
(五)凡改变了一个单位面貌,工作中做出重大成绩者,奖励晋升一级工资。
(六)共它有突出贡献者也可奖励晋升工资。
对符合升级奖励条件,但工资已达到或超过所任职务(岗位)最高标准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按其上一级职务的工资标准中高于本人现行工资标准的一档增加工资。
二、升级奖励的审批权限
地、市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升级奖励由各地、市人事局审批后,报省人事局备案;省直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升级奖励由省人事局审批;凡需奖励晋升二级工资的,须报省人事局审批。其中对国家行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升级奖励,按干部任免权限审查后,报政府首长批准,由各级
政府人事部门办理。
三、升级奖励应注意的问题
(一)升级奖励的指标,各地、市仍按当年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千分之一点五掌握。千分之零点五由省人事局统一掌握使用。升级奖励指标一般应在年终或第二年第一季度使用完毕。升级奖励指标中一般干部所占指标不得少于指标总数的百分之六十。
(二)每年年终,根据当年指标使用情况,给省直国家行政机关分配升级奖励指标,以解决升级奖励不平衡的问题。
(三)评为升级奖励的人员,应采取基层提名、群众评议、领导审定的方法,贯彻“公开评选、民主评议”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到升级奖励指标公开、评选条件公开、受奖者名单公开。
(四)获得升级奖励的人员的事迹材料和奖励登记表一律记入本人档案。如发现弄虚作假,除取消受奖者资格外,还要追究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的责任。
(五)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升级奖励,只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励暂行规定》,不得执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六)各地、市和省税务局的年度升级奖励指标,由各地、市和省税务局将上年末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统一报省人事局,由省人事局审核后,予以下达。
(七)国家行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参照上述补充规定执行。



1992年2月2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雨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的成因与对策

2003年9月28日山西省大运高速公路胜利通车,适逢山西省省多数地区秋雨连绵。国庆节期间,全省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时间社会反响强烈,引起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当时,所有战斗在高速公路一线的民警和各级领导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笔者至今记忆犹新。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为了尽快切实降低雨天高速公路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率,笔者对运风高速公路58km+300m、侯运高速公路651km+900m处等两个去年国庆节期间雨天重、特大交通事故多发地点的交通事故进行了实地勘查、并查阅了相关的案卷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找到预防雨天交通事故的最佳方案,根治雨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为预防雨天交通事故提供参考。
表1、运风高速公路(风陵渡向运城方向一侧道路)58km+300m处事故统计。

表2、侯运高速公路(侯马向运城方向一侧道路)651km+900m处事故统计。
经对运风、侯运两条高速公路这些雨天交通事故进行统计,两处事故多发点的共同特征是:
(1)发生事故时间:白天;(2)道路线形:沿行车方向是向左转的弯路;(3)事故路段:湿滑;肇事车行驶方向后方约150—200m处的超车道上有积水;
(4)肇事车种:都是小轿车;(5)事故形式:单方撞击护栏(严重的翻车、起火,并伴有驾驶员、乘车人甩出车辆致死);(6)肇事车时速:100km/h(或以上);(7)安全带:肇事车驾驶员以及前排乘员均未系安全带;(8)事故损失:经济损失巨大,并伴有人员伤、亡,甚至可能是群死群伤;(9)车辆失控的地点:车轮驶入有水的道路。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分析,又经询问肇事车驾驶员,所有的驾驶员表述事故发生瞬间的感觉都是:车辆突然“摆”了一下,然后就失去控制,撞击护栏。这些驾驶员表述的就是典型的“水膜滑溜现象”的作用。
“水膜滑溜现象”是指汽车在积水的铺装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一边排开路面上的积水一边向前滚动。干燥的路面与轮胎接触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摩擦系数。但路面积水以后,轮胎与路面的直接接触受到妨碍,水在这里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使摩擦系数减少。路面潮湿时,轮胎的接地面内只有一部分直接与路面接触,其余部分是通过水膜接触路面的。水膜介入的部分越大,摩擦系数越低。如果进一步提高车速,最终将导致轮胎与地面完全失去接触,轮胎便在路面的积水上面向前滑动。这种现象恰如滑水运动一样,卷入轮胎下面的水压力与轮胎的载荷相平衡,轮胎与路面完全失去接触,这就是“水膜滑溜现象”。
如果“水膜滑溜现象”造成两侧轮胎受到地面摩擦力不同,高速行驶的车辆将失去平衡,极难驾驭。行车中为了使轮胎与地面能直接接触,必须排挤掉介入的水膜,这就必须加大局部压力,或减低轮胎运动速度,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把水从接地面内排出去。由此可见,行进中的车辆“水膜滑溜现象”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道路上有积水;
2、车速过高。
由于积水路面对“超速”这种违章行为的承受能力大大降低,加上节假日出行的车辆中有相当多的驾驶员虽然是正规驾驶员,但不是职业驾驶员,驾驶经验相对缺乏,对雨天行车可能遇到的危险估计不足,再加上这两处积水面积虽大,但平整度已经符合《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达不到维修养护的条件,造成事实上通过高速公路公司整修道路的可能性极小,所以,遏止雨天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根本上必须强制驾驶员绕行积水路面,杜绝车辆驶入有水路面,同时,尽可能地降低雨天车辆的行车速度,从而克服“水膜滑溜现象”。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结合运风高速公路开通历年来多起雨天发生在58km+300m路段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建议:(1)配备相应的测速设备,经常性地进行测速,处罚超速行为。(2)在事故多发路段将有水的超车道路面用反光锥形筒包围起来,周边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强行阻止车辆驶入,预防事故发生。(3)在车辆行驶入口处提醒小轿车驾驶员以及前排乘员按照规定系安全带,以不超过80km/h的速度行驶;对不系安全带的予以处罚,并强制其系上安全带;在出口,由民警从通行卡查验入口时间,计算行车时间,处罚小轿车超速。(4)对类似的事故多发地段,立即与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者联系,共同考察,确定应增加的道路交通标志,并尽快立项、施工,根治交通事故多发点。

第一稿:2003-10-4
第二稿:2004-2-18


作者:山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公路四支队十大队 邵军
作者:山西省运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事故科 郭新民 0359-8997898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解放北路盐湖区人民法院后院 邮政编码 044000
邮箱:shaojun0818@163.com guoxinminycjjzd@126.com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甘肃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甘肃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政办发[2010]10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五月十九日





甘肃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省财政厅 省地税局
省国税局 人行兰州中心支行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关于同意甘肃省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的复函》(财综函〔2010〕3号)和《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以下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分别按照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2%同时缴纳地方教育附加。

  第三条 地方教育附加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纳入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支出按照批准的年度收支预算执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地方教育附加的收支管理工作。

  第五条 地方教育附加由省财政厅委托地税部门代征。各级国税部门应将增值税和消费税征管信息及时提供给同级地税部门。

  第六条 收取地方教育附加时,使用省地税局统一印制的税收票证,并严格按照《甘肃省地方税务局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甘地税发〔2004〕73号)进行管理。

  第七条 地税部门收取的地方教育附加,按省级20%、市县两级80%的比例分别就地缴入省级和市县两级国库。省直管县地方教育附加的80%全部留省直管县;其他县市区由市县两级协商确定地方教育附加80%的分成比例,并报省财政厅、省地税局和人行兰州中心支行备案。缴库时填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27项“地方教育附加收入”。

  第八条 地方教育附加必须按财政部批准的范围和标准征收,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征收范围和标准。

  第九条 地方教育附加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建设中小学校舍,改善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得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福利和奖金,不得挪作他用。

  省级财政集中的地方教育附加主要用于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建设、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改善等项目支出以及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等支出。

  第十条 地方教育附加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规定程序审核批准后下达执行。任何单位不得随意调整地方教育附加收支预算,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应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教育附加资金的专项管理,建立、健全地方教育附加收支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核算地方教育附加的收支情况,确保地方教育附加收入专款专用。支出时填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5类“教育”10款“地方教育附加支出”的对应项级科目名称。

  第十二条 每月末,各级人民银行国库应分别将省级、市级、县级预算收入月报表提供给同级财政、税务部门。同级财政、税务部门核对报表数据相符时,签署对账结果;不相符时,及时与同级人民银行国库联系,查找原因,及时进行账务调整,保证账务核对准确无误。

  第十三条 地税部门代征地方教育附加手续费按实际征收入库数的3%计算,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予以安排。地税部门不得从代征的地方教育附加中直接扣除或提取。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税务、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教育附加征收、解缴、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地方教育附加及时足额征缴入库和专款专用。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缓征、减征、免征或扩大征收范围以及隐瞒、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地方教育附加的地区及部门,由上级或同级财政、审计、监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并按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本办法按财政部《关于同意甘肃省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的复函》规定之日起施行。1995年6月8日省地税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委员会联合制发的《关于甘肃省教育附加有关征收问题的通知》同时废止。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