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唐山市地方公路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4:55:21  浏览:805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唐山市地方公路条例

河北省唐山市人大常委会


唐山市地方公路条例


(2003年10月28日唐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4年3月25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 2004年3月29日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公布 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地方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河北省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地方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筹资、使用和管理等活动的,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地方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渡口。

地方公路按其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四条 地方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保证质量、保障畅通、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方公路工作的领导,对地方公路事业实行目标考核,并制定扶持、促进地方公路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公路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负责乡道、村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其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行使地方公路行政管理职责。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公路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

第七条 地方公路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公路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并与其他有关行业的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省道、国道规划相衔接。

第八条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乡道、村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向市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经批准的县道、乡道、村道规划需要修改的,修改方案由原编制机关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条 县道的年度计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县道规划和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编制,报市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乡道、村道的年度计划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乡道、村道的规划和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编制,经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规划和新建村镇、开发区、集贸市场等,应当在公路的一侧进行,其边缘与公路边沟或者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外缘的距离,县道不少于四十米,乡道不少于十五米,村道不少于五米。

第十二条 地方公路的命名和编号依照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建设

第十三条 地方公路的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

新建、改建的县道应当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技术等级,乡道、村道应当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技术等级。现有地方公路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应当逐步改建。

第十四条 县道、乡道的建设,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地方公路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县道设计文件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乡道、村道设计文件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二级以上公路、大桥、特大桥及隧道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由市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地方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六条 地方公路建设用地的征收、征用、划拨、出让、调剂以及拆迁和安置补偿工作应当依法进行,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县道、乡道工程开工前由项目建设单位分别向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开工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施工。村道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修建地方公路需要在国有荒山、荒地、河滩和滩涂上挖沙、采石、取土的,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经主管部门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非法收取费用。

第十九条 地方公路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设置标志、标线、里程碑及百米桩、示警桩和界桩。

新建、改建地方公路的标志、标线、碑、桩由建设单位负责设置;本条例实施前未设置的由养护单位负责设置。

第二十条 地方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图表、工程决算和工程总结,由建设单位申请批准施工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四章 养护

第二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县道的养护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的养护组织,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的养护工作,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沿线单位和村民进行养护。

地方公路应当逐步推行招投标、分段承包等市场化养护模式。

第二十二条 地方公路养护人员养护作业时,应当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应当服从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

第二十三条 地方公路绿化工作应当纳入当地政府绿化计划,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及公路两侧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种植经济或者观赏林带,绿化、美化公路两侧的环境。

第二十四条 地方公路用地上的树木需要更新采伐的,经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筹资

第二十五条 地方公路建设、养护应当逐步建立上级政府扶持引导、地方主体投资相结合的筹资体制,可采用下列方式筹集:

(一)荒山、荒地、路树等资源受益权置换;

(二)拍卖公路、桥梁冠名权;

(三)单位和个人捐款、捐物;

(四)沿线受益企业自愿承担的资金或者劳务;

(五)吸引外来投资;

(六)争取国债和银行贷款等;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筹集方式。

第二十六条 县道的建设和养护资金由市人民政府和县道沿线的县级人民政府共同筹集。

乡道的建设和养护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道沿线的乡(镇)人民政府共同筹集。

村道的建设和养护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村道沿线的村民委员会共同筹集,并可以根据村民自愿捐资投劳的原则筹集。对资金筹集有困难的,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扶持。

第二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筹安排使用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返还县(市、区)部分应当全部用于地方公路的建设和养护。

第二十八条 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度财政预算中列出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地方公路的建设和养护。

第二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共同做好地方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第六章 路政管理

第三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履行下列乡道、村道管理职责:

(一)组织宣传有关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维护公路的建设、养护作业秩序;

(三)对违反地方公路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予以制止。

乡(镇)人民政府在管理工作中发现有损害公路需要赔偿或者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三十一条 在地方公路及其用地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设置线杆、铁塔、变压器等永久性设施;

(二)车辆超载超限或运件拖地行驶;

(三)涂改、移动或者损毁公路界碑、护拦等公路附属设施;

(四)挖砂、取土以及未经同意或者未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

(五)进行集市贸易,设置棚屋、摊点等临时性设施;

(六)倾倒垃圾、化学物品、油料、污水等废弃物;

(七)堆放物料,打场、晒粮或者碾压煤渣、铁皮、秸秆等物品;

(八)养殖、引水、排水、烧窑、制坯、沤肥,种植农作物,或者利用公路附属设施和树木悬挂物体、拉钢筋、拴系牲畜等;

(九)其他影响公路、公路用地正常使用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自地方公路边沟、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外缘起,县道不少于十米、乡道不少于五米的区域为建筑控制区;没有或者无法确认公路边沟、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的,从路基外边缘起计算。

除地方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地方公路建筑控制区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埋设管线、电缆或在地面建设临时建筑的,应当事先取得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经批准建设的临时性建筑的期限不超过二年,需要延长的,应当办理延期手续。在地方公路建设、养护需要时,应当无条件拆除。

已建成但未经验收和正在建设、批准建设的地方公路建筑控制区,按本条第一、二、三款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在县道、乡道上增设平面交叉道口,应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有关技术要求,设置道路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并承担占用公路及公路用地的补偿费用。

第三十四条 除农业机械因当地田间作业需要可以在地方公路上短距离行驶外,履带车、铁轮车等可能损坏路面的机具不得在地方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应当征得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地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予以赔偿。

第三十五条 未经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地方公路上设置路卡、路障或者收取费用。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可以责令停止施工,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二)、(三)、(四)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路产损失的,责令赔偿。违反第(五)、(六)、(七)、(八)、(九)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路产损失的,责令赔偿;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责令停止施工、恢复原状,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除前款第一项和第六项规定外,本条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和行政措施,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本条例第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委托公路管理机构行使。

第三十七条 行政管理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八条 地方公路管理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权谋私,索取、收受贿赂的;

(二)玩忽职守,造成责任事故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滥施处罚的;

(四)未按国家规定使用罚没收据,或者截留、私分罚没(赔偿)款的;

(五)违法拦截、扣留车辆和扣押证件的;

(六)其他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市、区)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与乡(镇)之间及乡(镇)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村道是指列入交通行政部门地方公路统计里程的,不属于乡道以上公路的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及行政村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财会工作监管制度(试行)》的通知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财会工作监管制度(试行)》的通知
1996年9月5日,中国农业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各直属院校:
为完善财会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大财会工作监管力度,建立规范的财会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确保财会工作的真实、准确、合规、合法,总行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财会工作监管制度》。现印发给你们,并强调和说明如下:
一、各分行要加强对贯彻《制度》的领导,分管财会工作的领导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提高执行《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在年底以前,要做好整顿和落实监管队伍的工作。
二、各级行财会监管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处理好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监管工作的职能作用。
三、《中国农业银行会计、出纳工作检查辅导制度》同时废止。
四、各分行在执行《制度》中如有新问题要及时上报总行。

附:中国农业银行财会工作监管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求,为完善中国农业银行财会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大财会工作监管力度,建立良好的财会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根据《会计法》、《会计基本制度》等法规、制度及农业银行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农业银行系统内的各级机构及所属单位。
第三条 财会监管是实现财会工作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 财会监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财会系统内建立起一个上级行对下级行以及本级行自身的检查、辅导、监督、管理、保障体制,确保财会工作的真实、准确,合规、合法。

第二章 工作内容
第五条 对照“中国农业银行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考核标准”及规范化操作规程的要求,检查监督各项财会日常工作情况。
第六条 检查监督各项财会制度、办法、规定及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七条 广泛开展会计辅导工作,促进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八条 总结财会工作的经验、教训,推广先进经验,纠正违规事项,实现操作规范化。

第三章 监管人员
第九条 各级行财会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配备一定的专职和兼职的财会监管员,形成一支精干、高效的财会监管辅导队伍。
一、省、市、地区管理行必须在配备2--3名专职监管员的基础上,相应配备数名兼职监管员,有条件的分行可设监管科(组);
二、县(市)支行会计部门按辖属5--7个营业机构配备一名专职监管员;
三、内勤坐班主任履行监管员的职责。
第十条 监管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政治思想好,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二、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岗位意识,实事求是,敢于坚持原则;
三、有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水平,了解相关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并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
四、熟悉业务,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检查分析能力及文字综合能力;
五、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第十一条 各级财会监管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确保财会监管任务的完成。
第十二条 根据工作需要,各级行应配备一定级别(处、科、股级)的监管员。监管员由财会部门推荐,人事部门考核聘任。

第四章 工作职责
第十三条 各级监管员根据工作需要或上级行的布置要对所在行及所辖机构、所属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的或专项的监督、检查、辅导。
第十四条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改正,并监督整改执行情况,对不执行整改要求的要提请有关领导查处。
对严重违反国家财经制度、金融法规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对其给予警告、记过、撤职、开除的处理意见,并监督执行。对处理不当的,有权请求上级主管部门督办。
第十五条 监管员在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可向上级直至总行财会监管部门越级汇报。
第十六条 监管员要做好系统外各项财会检查的配合和组织协调工作。
第十七条 各级监管员应参与所在行各项财会制度、办法的讨论、修改和制定工作。
第十八条 建立监管工作责任制。监管员对辖属单位财会工作质量负有相应的连带责任。岗位津贴比照同级稽核人员办理。

第五章 监管报告
第十九条 为实现财会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财会监管员对所属机构进行常规性的检查辅导以及配合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的专项检查辅导工作,要建立健全监管工作报告制度。
一、报告内容
(一)常规性检查辅导
本单位财会监管工作的主要情况,包括开展检查辅导的情况,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所采取的整改措施以及各级财会人员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联行结算等方面好的经验、办法等。
(二)专题检查辅导
围绕一定时期上级行下达的中心任务开展检查辅导工作,并按布置的要求收集资料、数据,情况反映。
二、报告要求
(一)县级行监管员要每季对辖属单位进行一次常规性检查辅导,上报监管报告,作为会计达标升级考核验收的基础档案和重要依据;省、市、地区管理行监管员要每半年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属单位进行抽查,并结合辖属单位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上报监管报告。
(二)根据上级行的布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心工作或专项检查辅导,除填制有关报表外,还应报有情况、原因以及措施的专题报告。
(三)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随时上报。
三、报告时间
(一)省(市)级分行财会监管工作应于7月底及次年1月底前汇总向总行分别上报半年及全年监管工作报告(报表见附件)。
(二)专题检查辅导报告按上级行规定时间上报。

第六章 管理考核
第二十条 各级行要加强对财会监管工作的领导,加强对财会监管员的思想政治、业务技术的教育培训,定期考核、检查监管员的工作情况。
第二十一条 对监管员提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积极支持,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监管工作的职能作用。对坚持原则,按规章制度办事而遇到打击报复的监管人员,上级主管部门要全力支持其正当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为监管员开展监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二十二条 对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监管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发现重大经济问题并挽回经济损失的监管人员应给予晋级的奖励。
第二十三条 对在财会监管工作中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惩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解释权属总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但不得与本制度相抵触,并报总行备案。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于1996年9月1日起执行。
附表:中国农业银行财会监管工作报告表
J 编报单位: 年 月 日 金额单位:万元
------------------------------------------------------------------------------------
| | | 管 理 机
| 项 目 | 合 计 |------------------------
| | |总 行| 省市分行 |
|------------------------------------------|------------|--------|------------|
|一、监管活动基本情况 | | | |
|------------------------------------------|------------|--------|------------|
| 1.辖属会计单位数 | | | |
|------------------------------------------|------------|--------|------------|
| 2.检查会计单位数 | | | |
|------------------------------------------|------------|--------|------------|
| 3.有问题会计单位数 | | | |
|------------------------------------------|------------|--------|------------|
| 4.监管员配备人数 | | | |
|------------------------------------------|------------|--------|------------|
| 5.组织检查辅导组个数 | | | |
|------------------------------------------|------------|--------|------------|
| 6.被辅导人次数 | | | |
|------------------------------------------|------------|--------|------------|
|二、检查辅导中发现的问题 | | | |
|------------------------------------------|------------|--------|------------|
| 1.未配备内勤坐班主任单位数 | | | |
|------------------------------------------|------------|--------|------------|
| 2.错用科目、帐户笔数 | | | |
|------------------------------------------|------------|--------|------------|
| 3.不按规定调整帐务金额 | | | |
|------------------------------------------|------------|--------|------------|
| 4.帐务核算未达到“六相符”单位数 | | | |
|------------------------------------------|------------|--------|------------|
| 5.违反操作规程办理业务的次数 | | | |
|------------------------------------------|------------|--------|------------|
| 6.会出人员变动未办理交接次数 | | | |
|------------------------------------------|------------|--------|------------|
| 7.未按规定管理会计档案单位数 | | | |
|------------------------------------------|------------|--------|------------|
| 8.未坚持领导查库制度单位数 | | | |
|------------------------------------------|------------|--------|------------|
| 9.印、押、证未分管单位数 | | | |
|------------------------------------------|------------|--------|------------|
| 10.压票、退票、截流资金金额 | | | |
|------------------------------------------|------------|--------|------------|
| 11.违规开立帐户个数 | | | |
|------------------------------------------|------------|--------|------------|
| 12.客户违纪未罚款(息)金额 | | | |
|------------------------------------------|------------|--------|------------|
| 13.签发空头票据金额 | | | |
|------------------------------------------|------------|--------|------------|
| 14.重要空白凭证未按规定管理单位数 | | | |
|------------------------------------------|------------|--------|------------|
| 15.虚列乱挤成本金额 | | | |
|------------------------------------------|------------|--------|------------|
| 16.私设小金库金额 | | | |
|------------------------------------------|------------|--------|------------|
| 17.基建违规项目数 | | | |
|------------------------------------------|------------|--------|------------|
| 18.基建违规项目面积 | | | |
|------------------------------------------|------------|--------|------------|
| 19.固定资产超比例购置金额 | | | |
|------------------------------------------|------------|--------|------------|
| 20.发现经济案件金额 | | | |
|------------------------------------------|------------|--------|------------|
| 21.其他违规违纪金额 | | | |
|------------------------------------------|------------|--------|------------|
|三、外部检查情况 | | | |
|------------------------------------------|------------|--------|------------|
| 1.通知调帐金额 | | | |
|------------------------------------------|------------|--------|------------|
| 2.检查补交税款 | | | |
|------------------------------------------|------------|--------|------------|
| 3.检查罚款 | | | |
|------------------------------------------------------------------|--------------
| 4.外部检查组名称: 人数: 天数: | 外部检查组
|------------------------------------------------------------------|--------------
| 外部检查组名称: 人数: 天数: | 外部检查组
|------------------------------------------------------------------|--------------
| 外部检查组名称: 人数: 天数: | 外部检查组
------------------------------------------------------------------------------------
------------------------------------------------------------------------------
构 | 营 业 机 构 | |
------------|------------------------------------------| 备 注 |
中心支行 | 直属机构 | 县级支行 | 营 业 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称: 人 数: 天数: | |
--------------------------------------------------------| |
名称: 人 数: 天数: | |
--------------------------------------------------------| |
名称: 人 数: 天数: | |
------------------------------------------------------------------------------
单位负责人: 财会负责: 编报人:


厦门市水资源管理规定(修正)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水资源管理规定(修正)
厦门市人民政府


(根据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适应经济发展并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 凡在本市范围内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必须遵守本规定。
海水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四条 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进行地下水资源勘查、监测、统计、分析及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地下水资源。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城市节约用水及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五条 水利应当优先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规划,制定各项目实施计划,合理安排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第二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六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市、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及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第七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按照兴利与除害并重的原则,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八条 鼓励多渠道投资开发利用水资源,兴建引水、蓄水等水源工作。
兴建水源工程,自工程竣工供水之日起3年内免缴水资源费。
第九条 利用水工程或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和地下取水的单位和个人,除按本规定第十条规定可免于申请取水许可证外;均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取水许可证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十条 下列取水免予申请取水许可证:
(一)为农业抗旱及为防御或消除对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危害必须应急取水的;
(二)为保障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应急取水的。
第十一条 下列取水,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证:
(一)为家庭生活、家庭饲养畜禽而少量取水的
(二)为农业用途以人力或其他简易方式取水的;
(三)为农业灌溉年取水量在10000立方米以下的;
第十二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需要申请或重新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的,在申请立项时,应当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取水量额度的审核意见。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申请或重新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的,应当持下列文件资料向取水口所在地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一)取水许可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建议书;
(三)新建、扩建、改建的取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取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申请地下取水的,应附具取水工程取水量保证程度的分析报告。
申请在城市规划区内地下取水的,应附具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同意的审核意见;大中型建设项目和供水水源地的地下取水,应当附具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同意的审核意见。
第十四条 下列取水许可申请,经取水口所在地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一)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流、湖泊日取水20000立方米以上或从地下日取水500立方米以上的;
(二)跨区取水的;
(三)大中型水库,水电站取水的。
在前款规定的额度以下取水及小型水库、小型水电站取水的。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五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取水许可申请之日起60日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凡属于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取水许可申请之日起30日内签署审核意见,并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取水许可申请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动工兴建取水工程。
取水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由原审批部门发给取水许可证后,建设单位方可取水。
第十七条 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最长为5年。期满后仍需继续取水的,持证人应在有效期届满前90日内持取水许可证等有关资料向原发放取水许可证的机关提出申请。原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在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内终止取水的,持证人应当在终止取水之日起15日内向原审批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八条 持有取水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防止水污染,并按规定缴纳水资源费。
取得取水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取水许可证规定取水,因特殊情况需要超过规定的取水额度取水的,应经原发放取水许可证的机关批准。
禁止涂改、出租或转让取水许可证。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其管辖权限内可以对取水许可证持有人的取水量予以核减或限制:
(一)由于自然原因等使水资源不能满足本地区正常供水的;
(二)地下水严重超采或因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
(三)社会总取水量增加而无法另得水源的;
(四)产品、产量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使取水量发生变化的;
(五)出现需要核减或限制取水量的其他特殊情况的。
核减或限制取水,除特殊情况无法提前通知外,应提前通知取水单位。
第二十条 北溪引水水源,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调配。需要由北溪引水工程提供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北溪引水管理所提出用水申请,经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各有关用水单位应编制年度用水计划,并于每年10月底前,向北溪引水管理所提出下一年度的用水计划并签订供水合同;管水单位对各单位的用水计划综合平衡后,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施行前无取水许可证已经取水的单位和个人,除本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60日内向取水工程所在地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办取水登记手续,申领取水许可证。逾期不办理的,按未经许可擅自取水处理。
第二十二条 温泉水、矿泉水纳入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范畴。其开发、利用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管理。

第三章 水资源保护
第二十三条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应当考虑本地区的水资源条件;水资源不足地区应当限制耗水量大和对水体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
第二十四条 兴建水工程和与水资源有关的建设项目,应当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建设项目影响供水水源或农业灌溉用水的,建设单位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或者予以合理补偿。
第二十五条 征用土地或征用、占用农业灌溉水源和水工程用于非农业用途的单位和个人,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缴纳补偿费、赔偿费。
禁止非法占用或毁坏各类水利设施。
第二十六条 各类水源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水量、水质监测工作。
第二十七条 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工程应制定合理的供水水位,以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工程水体的实际水位低于限制供水水位或水体水质低于地表水三类水质,仍需供水的,必须经水源工程所在地的区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单位,应当对地下水水位、水质动态进行定期监测,建立技术档案,按时向取水井口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监测资料,并接受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地下取水应符合井点总体布局和取水层位的要求,不得超过区域地下水补给量,保持地下水的采补平衡,防止地面沉降,水源枯竭和水质恶化。
第三十条 在沿海可能引起海水入侵区域,禁止打深井取水;未经城市建设和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同意,不得开凿新井或增加开采量;已经引起海水入侵的,应当封井,停止取水。
第三十一条 禁止向水域排放油类、酸、碱或含有剧毒、放射性物质及病原体的污水,禁止向水体或在最高水位线以下倾倒、堆放、掩埋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含有放射性物质、病原体的废弃物。
第三十二条 在河流、人工水渠、水库等水域设置或扩大排污口的,排污单位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之前,应当取得区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进行排放,严禁超量、超标排放。
本规定施行之前已设置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标准的,应限期治理;危害水源的排污口应予搬迁。
第三十三条 北溪引水工程、坂头、上里、汀溪、湖边水库等生活饮用水水源工程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已设置的必须限期封闭。
第三十四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对超量、超标排污,严重影响水体用途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

第四章 节约用水
第三十五条 实行计划用水制度,推行节水目标责任制。
鼓励用水单位和个人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量,鼓励靠海区域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利用海水。
对节约用水和进行有关的科学研究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三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有相应的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三十七条 农业生产应当采取节约用水的灌溉方式,在水源紧缺地区逐步推行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型的灌溉设施。
大、中型灌区的输水干、支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提高渠系的水利用系数。
第三十八条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加强对取水、用水设施和器具的养护和管理,防止水的浪费。
在农业灌溉期间,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检查,发现漫灌跑水的,应及时修整。
第三十九条 各供水单位及用水单位应做好统计工作,建立供水、用水年报、季报、月报制度,并按规定将供水、用水情况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章 罚 则
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一)未按照取水许可规定取水的;
(二)终止取水而未办理注销手续的;
(三)未按取水规定安装计量装置或者人为使计量装置减速少报用水量的;
(四)未按规定填报取水报表的;
(五)拒绝或者妨碍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水政监察人员执行公务的;
(六)拒绝提供取水量测定数据等有关资料或者提供假资料的。
转让取水许可证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吊销其取水许可证;涂改取水许可证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吊销其取水许可证,并可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出租取水许可证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违法所得额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罚款最高限额不超过30000元。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擅自修建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或对水资源构成污染的建设项目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在河流、水库等水域设置或扩大排污口的,处以4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罚款;
(三)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爆破、打井、采石采沙取土的,处以4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罚款;
(四)擅自占用水工程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擅自在海水可能入侵地区增大取水量或开凿深井取水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未经许可擅自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取水,没收其取水设备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等额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以及水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部分规章的决定》中与本文有关的内容
……
十二、《厦门市水资源管理规定》
1、第四十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一)未按照取水许可规定取水的;
(二)终止取水而未办理注销手续的;
(三)未按取水规定安装计量装置或者人为使计量装置减速少报用水量的;
(四)未按规定填报取水报表的;
(五)拒绝或者妨碍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水政监察人员执行公务的;
(六)拒绝提供取水量测定数据等有关资料或者提供假资料的。
转让取水许可证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吊销其取水许可证;涂改取水许可证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吊销其取水许可证,并可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出租取水许可证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违法所得额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罚款最高限额不超过30000元。”
2、第四十一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擅自修建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或对水资源构成污染的建设项目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在河流、水库等水域设置或扩大排污口的,处以4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罚款;
(三)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爆破、打井、采石采沙取土的,处以4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罚款;
(四)擅自占用水工程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擅自在海水可能入侵地区增大取水量或开凿深井取水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未经许可擅自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取水,没收其取水设备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等额的罚款。”
……
本决定自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1995年12月29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